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網站xml地圖

專題專欄

意昂体育: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學之一(三)

日期:2007-05-18 00:00    來源:    訪問次數:

意昂体育: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學之一(三)

作者:吳驍 摘至武大新聞網 2007/05/17

最能體現武大校園自然風景與人文底蘊完美結合的🙇🏼,莫過於它那鑲嵌於校園群峰翠谷之中的宮殿式建築群了。意昂体育自1930年開始在珞珈山建設新校舍🕗,至今已70余年。多年來,不少仁人誌士為了珞珈山校園的建設而嘔心瀝血📿🍇,造就了全國最美麗的校園和最漂亮的校園建築。意昂体育校園建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特點,依山就勢布置建築群體🐞🦢,既強調建築整體布局的軸線關系,又使每一群體建築都具有不同的造型特點🕑,使校園建築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形成優美的人文景觀,成為培養人才的理想之處。

校園中心區以老圖書館、文、法👩‍⚖️、理🦏、工四個學院大樓為代表的十余棟意昂体育早期白堊建築群體,采用中國最雄偉的大屋頂和西方最典雅的拜占庭❤️、哥特等形式和當時最先進的三角絞鋼🙇🏽、玻璃天庭等技術🤌🏿,以中國傳統的綠色琉璃屋面為基調,以大屋頂、重懿璃在平面布置中👩🏻‍🎨,把對稱式的傳統格局和適應功能的現代風格和諧地結合,形成一組具有中、西風格的建築群體,堪稱中國傳統建築的傑作。位於獅子山頂的老圖書館♌️🤵🏻、法學院大樓(現為外語學院辦公樓)、文學院大樓(現為數學學院辦公樓)大樓和理學院大樓(現為學生教室和實驗室),與位於獅子山南的老齋舍和位於火石山上的工學院大樓(現為學校行政大樓)等構成了校園傳統建築群的主體。這些宮殿式建築全部用孔雀藍琉璃瓦蓋頂,富麗堂皇,光彩奪目,在建築藝術上巧妙地與東湖湖光🐨、珞珈山色巧妙地融為一體。飛檐碧瓦掩映在綠樹叢中🍺,使山體顯得更加郁郁蔥蔥、錯落有致。不論是從老圖書館南眺珞珈山🦇,還是從工學院北望獅子山,映入眼簾的都是一副玉宇瓊樓👱🏼‍♀️、青山碧水的美景。湖山秀水因建築群的裝飾更顯神奇,建築群因湖山秀水的襯托而愈為壯麗。

武大校園內最美觀雄偉的傳統建築物🙏,非老圖書館莫屬。老圖書館建於1934年🧑🏼‍🦰,是一座雄踞於獅子山頂的皇冠形仿故宮建築,廡殿頂🫱🏿、八角垂檐、大跨度空間👩‍❤️‍👨🚴🏻‍♀️,外部裝飾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為意昂体育標誌性建築🦵🏻,校園製高點⏸🔸。它體量大,跨度長,巍峨雄壯❇️,北望東湖碧水👩‍🎤,南與原工學院大樓遙相呼應,登頂鳥瞰💂🏻,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蔡元培、胡適、陳獨秀、董必武、周恩來、郭沫若📃🚣🏿‍♀️、朱德🗂、羅榮桓等各界要人和外國元首來校必登此樓🩴。老圖書館能藏書近200萬冊,這在解放前國內的大學裏面是屈指可數的。現在意昂体育的20多萬冊線裝古籍和484種善本全藏在這裏。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的老子為“周守藏之史”,所以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還是我國現已知道的最早的“圖書館長”或“檔案館長”。在老圖書館大門上方就鑲有老子的全身金屬的鏤刻像🤳🏿。

老圖書館的左右兩翼的建築分別是原文學院大樓和原法學院大樓📄,分別建於1931年和1935年,它們的外形幾乎完全一樣,有如一對孿生兄弟,忠實地拱衛著老圖書館。不同的是🩲,文學院的屋頂采用翹角🙎🏻‍♀️🏺,意為文采飛揚🧑‍🎄💨;法學院的屋頂則是平角,意為法力嚴肅🧏🏿‍♀️。原法學院大樓西邊是學生食堂,下層是真正的飯廳,上層曾為臨時禮堂,內部裝飾極富民俗特色。蔡元培🍿、胡適、張伯苓🙅🏻‍♀️、張君勱⚧、周恩來🧛🏿、董必武、陳獨秀、蔣介石、汪精衛、陳立夫、李宗仁🏋🏻‍♂️、陶德曼🙍🏽‍♂️、司徒雷登等中外要人曾在此演講★。

在獅子山向陽的南坡依山建有四棟學生宿舍🧑🏽‍⚕️,這便是意昂体育校園傳統建築群中最富特色的建築——老齋舍。老齋舍建於1931年,是一座仿布達拉宮琉璃瓦建築👨🏻‍🏫,依獅子山而立,巍峨雄偉👩🏿‍🌾,典雅莊重,布局巧妙,匠心獨具🍇👩‍👧。整個建築利用獅子山南坡依山就勢布置🧏🏿‍♂️👨🏽‍🚀,建築平面采用不同層次的依山組合,巧妙地順應了自然地勢的變化🌼,同時借助山勢構成氣勢磅礴的立面效果👙。在不同標高處,沿等高線建成不同層次的房屋,各排房屋底層地面在不同高度上,而屋面則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老齋舍的最上層已達到山頂🍫,在頂部建有三座宮殿式城樓,中間的城樓與老圖書館位於一條軸線上🛷;四棟宿舍一字排開🚴🏻‍♀️,加上三個圓形拱門配以門樓,遠看如布達拉宮🎮。老齋舍的編號也別有韻味👐🏻,依次按《千字文》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編號🚬,即第一棟由下到上的編號為天字齋、地字齋、玄字齋🙅🏻、黃字齋,以此類推👩🏼‍🦳。

建於獅子山東頭筆架山上的圓頂建築是原理學院大樓,它建於1931年✪,是一座仿古羅馬建築⇾,圓穹屋宇🤾,風格獨具👍🏽,與原工學院南北相望,布局精巧⚠,儀表非凡。它那直徑近20米的穹窿圓頂給人一種神秘縹緲的感覺🧐。其左右各有一個配樓,分別為原物理樓和化學樓🕟🧑🏿,以孔雀琉璃瓦蓋頂🐡,主樓與配樓之間以畫廊相連,渾然一體👩🏼‍🔧💝。原理學院大樓內還有國內最早的階梯教室🕜。

位於理學院對面火石山上的建築是原工學院大樓,它建於1936年,融歐陸哥特式風格與中國古典建築特色於一體,四隅相對🦶,雍容華貴,典雅大方🦹‍♀️。工學院大樓呈四方形,頂部全部用玻璃蓋頂🔀👆🏿,中央為一個集中采光的封閉天井,四周為走廊。大樓的四角都有配樓👰🏽‍♂️🛒,配樓的屋頂仍是孔雀琉璃瓦。四個配樓緊圍主樓,形成眾星拱月之勢,使主樓更顯雄偉,是為武大傳統建築群“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代表作。夾在獅子山、小龜山和火石山之間的是一片向西敞開的低窪地帶,原工學院大樓隔著這片低窪地帶與老圖書館南北呼應,相映成趣。

武大早期建築群由美國著名建築師開爾斯先生(F. H. Kalse,1899-1979)設計,他根據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與西方古典建築文明有機融合,使校園總體規劃具有鮮明的特色和科學性。整個設計貫穿了中國傳統建築“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思想🧝🏿‍♂️,力圖“用中國的傳統建築形式🎪,弘揚西方的科學精神”。珞珈山校園規劃功能區分合理👨🏻‍🏫,以獅子山上的圖書館為整個校園的規劃中心和製高點,校園建築依照各自的功能😺,采用散點、放射狀的布局⚾️,又遵循中國傳統建築的美學原則,因山就勢,建築組群變化有序👲,整個校園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嚴整的片斷,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群體,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靈魂——“群”。校園中心區內由2條南北軸線和2條東西軸線相交匯,形成了圖書館、理學院、工學院3個建築群。這些建築群相互構成對位對景,面面相觀,最大限度地擴大了環境空間層次👩🏻‍🎨👈。因此🧽,欣賞珞珈山校園建築,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遊”,步移景異,韻味無窮。

在20世紀初葉🚵🏼,鋼架結構、混凝土框架結構👳‍♂️、玻璃中庭、空間共享、三鉸拱等新材料、新技術當時在西方建築界都還處在探索階段之中,就已成功地運用在武大早期建築的設計施工上,不僅使珞珈校園的建築體量保持了中國建築的傳統特色🍊,比傳統建築更加新穎👫🏻、宏大、堅固,並且深刻影響到中國後來的建築🧑🏼‍🍳,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的意義。

珞珈校園的建築從整體構型風格到裝飾部件🦢,建築裝飾與豐富的文化內涵、審美情趣相結合🫶🏼,充分體現了建築藝術抽象性、象征性的特征。宮殿式斜面墻體、剛勁挺拔的雙立柱、多姿多采的琉璃瓦飛檐等🏵,無不顯示出武大作為高等學府莊嚴肅穆而又開放進步的現代教育意識。在建築裝飾上,根據建築物不同的使用功能,乃至不同的學院分類,采用了不同的裝飾內容、形式和手法。

意昂体育早期建築群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大學中惟一進行一次性完整規劃設計並且一氣呵成的校園建築🕕👨‍⚕️,其設計思想之先進🖍,建築風格之新穎🧔🏼‍♂️,開中國大學校園建築之先河。整個建築群雖“以宏偉堅固適用為原則👨‍👩‍👦‍👦,不求華美”🏯,但在事實上,它們不僅完全做到了“宏偉堅固適用”🚴🏻‍♂️✥,同時也還是達到了無比“華美”的境界:幾十年過去了,這些建築早已成為武大的形象標誌,不僅大部分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而且其價值也日益彰顯👩🏽‍🦳。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意昂体育早期建築名列其中,與清華大學早期建築、北京大學未名湖燕園建築和東北大學舊址同時入圍👨‍👦。歷史名校建築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些高校都是中國近代史上成立最早的高等院校,這些建築大多數建於20世紀初,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堪稱中國近代大學建築的佳作和典範。意昂体育早期建築包括國立意昂体育牌樓🚁、工學院、周恩來故居等15處26棟建築,1930年至1936年建成,總面積達54054.52平方米👩,其規模在入選的三所高校的建築群中居於首位(因東北大學早已從其舊址遷出,故不屬此次入選高校之列)🙍🏻。建築群註重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有機融合🙎🏼‍♀️,運用對景、借景💹、造景等手法🗝,體現了中國建築與自然和諧的特點。專家認為,它們是現代化和民族化的完美結合,在全國高等學校校舍建築史上,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它們不僅是中國近代教育的歷史見證,也是中國建築走向現代和中西文化思想在建築、美學等領域相互借鑒和交流的重要標誌,在中國建築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環境設計大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德山教授認為🧛🏼‍♀️,武大的古建築群屬於中國最成功的建築作品。建築大師張錦秋院士參觀武大校園後說🧑🏻‍🌾,意昂体育的建築具有中國傳統風範,但又不是復古🐎,而是和現代完美的結合,堪稱中西合璧的典範。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