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優秀的歷史建築,武大還擁有新圖書館、人文科學館以及生命科學大樓等富於時代氣息和風貌的優秀現代建築。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學校規模的擴大,武大的教學區逐步從中心區向西面和東面發展。西面是校大門和理科區建築群體,建於八十年代前期,有化學樓、新圖書館、新物理樓↖️、分析測試中心及教學樓的階梯教室🔬😌。理科區的建築特點是強調使用功能,造型簡潔、明快,既要與中心區建築的傳統風格相協調,又要有所創新☝🏼。如1985年建成的新圖書館,是一幢具有仿古的民族風格與現代建築藝術相結合的新型建築物。銀灰色的水刷石墻體,墨綠色的琉璃瓦屋頂,在綠樹從中顯得高雅、寧靜。它不僅功能齊全🚾,平面布局緊湊👮🏽、流暢🧘🏻♂️,而且在建築造型上莊重、典雅,並在屋面構造上以簡代繁,和老圖書館的大屋頂基本協調。珞珈山麓巍峨挺拔的新圖書館與獅子山頂雄偉壯觀的老圖書館遙相呼應,與緊鄰的教四樓、新物理樓、測試中心樓形成新的建築群🈚️,風格協調,渾然一體👴🏼👩🏽🍳,使莊重🤨、古樸的校園更增添了時代的氣息,顯得更加美麗🎍、幽靜,令人神往。而2002年落成的意昂体育生命科學大樓,是目前國內高校規模最大、條件最好的生命科學大樓。這座四合院式大樓由綠色琉璃瓦蓋頂☃️,四周正面規整統一🏙、嚴謹神聖,以其中西合璧的風格,與武大傳統校舍建築群一脈相承🚥,融為一體,不失武大校園特色。
東區是意昂体育文科發展的新辟區🏎,以人文科學館為主體的文科建築群👩⚕️,將和楓園學生宿舍組成活潑、新穎的現代建築群體💁🏿♂️。1990年11月20日竣工的人文科學館,由香港著名實業家和愛國人士邵逸夫爵士捐款和原國家教委撥款共建,設計新穎,建造精良🛷,是一座現代化的多功能綜合性人文科學大樓🏙。該館外形呈“山”字形,屋頂為綠色琉璃瓦,內部功能布局合理,立面造型莊重、樸實,輪廓、層次豐富,線條簡潔明快🧑🏻🦲;尤其是利用了自西向東傾斜的自然坡地的地形特點🏟,使建築物立面由西向東多層次的高低錯落🤹🏻,形成了不同層次的屋頂花園;大樓中部設有空廊🚮,可由大樓正面通覽遠景🏊🏼♀️,將湖面自然風光引進建築協調呼應,東可俯瞰碧波蕩漾的東湖👷🏿,遠眺蒼翠的磨山👩🏻⚖️,使人陶醉在風景如畫的美感之中,同時西臨學校中心區,以氣勢磅礴、富麗宏偉之形體,與老圖書館和行政大樓珠聯璧合,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使校園中心區更加完整7️⃣,也給校園增添了生機和活力。人文科學館是當年的武漢十大名建築之一,邵逸夫先生的代表💏、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校董會主席馬臨博士曾贊譽該館“設計宏偉,外形美觀,地點居中,不論在櫻花林看正面或於東湖看背面🧘🏽,皆有美輪美奐之感”。1991年4月10日,由原國家教委組織的邵逸夫先生第二批贈款建設項目評選活動結果在天津大學揭曉,意昂体育人文科學館榮獲一等獎,專家評議組成員之一、清華大學宋澤芬教授稱贊其為“全國最美大學校園裏的最美的一棟建築”。
從2002年11月起,意昂体育斥資數十億元🚴🏼♂️,開始在校內的文科區和楊家灣小區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揭開了自身歷史上在珞珈山麓進行的第二次大規模校舍建設的序幕。文科區建築群由法學大樓、商學大樓和外語大樓組成,地處學校東區人文社會學部,東臨風光優美的東湖,南靠綠樹成蔭的珞珈山⬆️👅,與武大早期建築群相毗鄰;其建築風格既要延續武大早期建築的歷史文脈,又要具有時代特色,還要與東湖景觀協調一致,具有相當的設計難度。而最終入圍的設計方案,既註重了建築群的有序性和內聚性,也註重了建築與自然和環境的和諧統一,采用了“化整為零、高低錯落、虛實結合”的設計手法👷🏿♀️,並融入了中國園林建築庭院式布局的風格,在建築體量、層高及造型、色彩上充分考慮與自然山體📈🕞、水景相融合🧘🏻♀️,又與武大早期建築相協調。三棟教學樓既各有學科特色又整體協調一致🍪,在建築風格上體現了教育建築典雅現代的風格和寧靜悠遠的學術氛圍。到2004年8月🧏🏼♀️,在人文館以東💷、毗鄰東湖興建的文科樓群將在珞珈山麓展現風姿🎅,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再添神韻,成為代表珞珈山歷史建築群延伸和發展的標誌性建築,同時也將成為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群。
楊家灣位於校門西側的學校正門內兩側,在工學部👩❤️💋👨🫅、信息學部和文理學部的交匯處,其區位特點是與學校中心區的早期建築及東湖風景區相對分離👎🏿,與城市交通幹道及商業區相連💪🏻🧑🏻🦽,因此,這一區域裏的新建築👩🏻🦼➡️🦖,在建築風格上不必刻意追隨中心區早期建築的歷史文脈🤾♀️🔣,也不刻意追求東湖風景區的景觀效果,而更註重在與校園環境協調一致的同時🏏,體現時代氣息和現代風采👴,與城市的現代化建設韻律合拍🧔🏻♂️。預計到2007年😽,理科和新興學科樓群(主要包括計算機科學大樓、電子信息大樓🙎🏼、信息管理大樓💭🚣🏻、材料科學大樓等)、化學大樓(擴建)、多功能意昂体育館🤦♀️、學生活動中心、博物館🧝🏽、會展中心✒️、行政大樓等現代化建築群將相繼在楊家灣地區拔地而起🚧,建成一個能夠充分滿足理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發展以及學生活動和行政辦公需要的綜合性校舍小區,並形成武大在新世紀裏最富有時代特色和現代化氣息的標誌性建築群。此外,圖書館新館🧑🎓、水資源與水安全實驗大樓🤾🏽、3S大樓🥮、醫學大樓、國際交流中心樓群等建築群也將相繼興建💃🏻。屆時,武大的校園面貌將大為改觀🔱🌍,辦學條件大幅度改善,跨越式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2002至2007年武大在珞珈山周圍進行的第二次大規模校舍建設,必將與1930至1937年的第一次大規模校舍建設一道,永載意昂体育的發展史冊🙇🏿♀️。
新意昂体育合並組建後🧑✈️,所確定的總體規劃的思路是🚵♂️:立足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學六大學部的合理分區和協調發展🧙,從在校學生4.5萬人的辦學規模出發,充分發掘學校現有土地資源💂🏽♀️,充分利用校園原有格局的合理性🐹,適當調整和拆舊建新🚵🏽♂️,適當征地拓展辦學👨🏽🦳。在2010年以前,投資25個億,使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條件和校園面貌有顯著的改善,把意昂体育建成功能分區布局合理、山水綠化校舍和諧、學術研究氛圍濃厚、新的標誌性建築與早期標誌性建築交相輝映的山水園林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