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網站xml地圖
  • 首頁  >  體質測試  >  正文

    體質測試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操作方法

    日期:2007-05-21 00:00    來源🧑‍🦱:    訪問次數💇🏼‍♀️: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操作方法

    (摘自: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網)

    在實施《標準》的過程中✷,掌握各項目正確的測試方法是所有意昂体育教師和測評人員迫切需要了解的內容。測試工作必然和所使用的測試儀器有一定的關系,現在測試器材多種多樣,有全手工操作的😫🧑🏻‍🦼‍➡️,也有電子儀器☀️。手工操作與電子儀器的操作流程不完全相同。如使用帶有IC卡*的測試儀器就可以減少測試人員的記錄和計算工作🧚‍♀️。但無論使用何種儀器,對測試人員的基本的操作要求是一致的🧍‍♂️,本章對《標準》中各個項目基本的測試方法及其操作要求進行介紹🎳。對於不同的測試器材,可參考相應測試器材的說明書。

    一、身高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身高👩🏼‍🦳,與體重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育的水平及營養狀況。

    2.場地器材

    身高測量計。使用前應校對0點,以鋼尺測量基準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紅色刻線的高度是否為10.0厘米👩🏿‍🦱,誤差不得大於0.1厘米。同時應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晃動🔼,零件有無松脫等情況並及時加以糾正。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赤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並攏🌟⚙️,足尖分開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區與立柱相接觸🐎,軀幹自然挺直,頭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圖3-1)🫐。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右側,將水平壓板輕輕沿立柱下滑,輕壓於受試者頭頂👬。測試人員讀數時雙眼應與壓板水平面等高進行讀數,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測試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𓀏🦵🏽。

    4.註意事項

    (1)身高計應選擇平坦靠墻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

    (2)嚴格掌握“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的測量姿勢要求,測試人員讀數時兩眼一定與壓板等高♜,兩眼高於壓板時要下蹲🤽🏽‍♂️,低於壓板時應墊高。

    (3)水平壓板與頭部接觸時,松緊要適度,頭發蓬松者要壓實,頭頂的發辮、發結要放開,飾物要取下。

    (4)讀數完畢,立即將水平壓板輕輕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壞。

    (5)測量身高前❇️🤹🏻,受試者應避免進行劇烈意昂体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二、體重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體重,與身高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育的水平及營養狀況🤵🏿‍♂️。

    2.場地器材

    杠桿秤或電子體重計。使用前需檢驗其準確度和靈敏度😞。準確度要求誤差不超過0.1%,即每百千克誤差小於0.1千克👋🏽。檢驗方法是☞⚫️:以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準砝碼(或用等重標定重物代替)分別進行稱量🏄🏻,檢查指標讀數與標準砝碼誤差是否在允許範圍。靈敏度的檢驗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碼☂️,觀察刻度尺變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毫米或遊標向遠移動0.1千克而刻度尺維持水平位時,則達到要求🚓👳🏼‍♂️。

    3.測試方法

    測試時,杠桿秤應放在平坦地面上🍀,調整0點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試者赤足👸,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站在秤臺中央(圖3-2)。測試人員放置適當砝碼並移動遊標至刻度尺平衡🫵🏽👲🏼。讀數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記錄員復誦後將讀數記錄。測試誤差不超過0.1千克。

    4.註意事項

    (1)測量體重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意昂体育活動或體力勞動。

    (2)受試者站在秤臺中央,上下杠桿秤動作要輕💆🏽🂠。

    (3)每次使用杠桿秤時均需校正。測試人員每次讀數前都應校對砝碼標重以避免差錯🏃‍♀️‍➡️。

    三🧔🏻‍♂️、臺階試驗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在定量負荷後心率變化情況,評價學生的心血管機能💧。

    2.場地器材

    臺階或凳子☛、節拍器(或錄音機及磁帶)😟、秒表🎞、臺階試驗儀。

    3.測試方法

    初中、高中和大學各年級男生用高40厘米臺階(或凳子),初中、高中和大學各年級女生及小學五、六年級男女生用高35厘米的臺階(或凳子)做踏臺上💂🏼、下運動⤵️。測試前測定安靜時的脈搏*️⃣✏️,然後受試者做輕度的準備活動👲🏻,主要是活動下肢關節。上、下臺階(或凳子)的頻率是30次/分,因而節拍器的節律為120次/分(每上、下一次是四動)🍏。受試者按節拍器的節律完成試驗。

    被測試者從預備姿勢開始,(1)被測試者一只腳踏在臺階上;(2)踏臺腿伸直成臺上站立;(3)先踏臺的腳先下地🫗;(4)還原成預備姿勢🧑‍🔬。用2秒上、下一次的速度(按節拍器的節律來做)連續做3分鐘(圖3-3)🖖🏻。做完後,保持靜止休息狀態,測量運動結束後的1分鐘至1分半鐘、2分鐘至2分半鐘、3分鐘至3分半鐘的3次脈搏數👷🏿。並用下列公式求得評定指數👩🏼‍🚒🥐,計算結果包含有小數的,對小數點後的1位進行四舍五入取整進行評分🖐🏽。

    評定指數=踏臺上、下運動的持續時間(秒)×100/ 2×(3次測定脈搏的和)

    4.註意事項

    (1)心臟有病的學生不能參加測試。

    (2)按2秒上、下一次的節律進行。當受試者跟不上節奏時應及時提醒🧑🏻‍🦼,如果三次跟不上節奏應停止測試,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上🤶🏻、下臺階時,膝、髖關節都應伸直。

    (4)被測試者不可自己測量脈搏。

    (5)如果受試者不能完成3分鐘的負荷運動🔕,以實際上下臺階的持續時間進行計算𓀔,計算公式同上。

    四👌🏼、肺活量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肺通氣功能。

    2.場地器材

    電子肺活量計🤽🏽。

    3.測試方法

    房間通風良好;使用幹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則每換測試對象需消毒一次,每測一人時將口嘴下倒出唾液並註意消毒後必須使其幹燥)👨‍🦰。肺活量計主機放置平穩桌面上,檢查電源線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鍵液晶屏顯示“0”即表示機器進入工作狀態,預熱5分鐘後測試為佳。

    首先告知受試者不必緊張🆖,並且要盡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氣效果最好🌶。令被測試者面對儀器站立、手持吹氣口嘴🧜🏻,面對肺活量計站立試吹1至2次,首先看儀表有無反應,還要試口嘴或鼻處是否漏氣🧜,調整口嘴和用鼻夾(或自己捏鼻孔);學會深吸氣(避免聳肩提氣⬆️,應該象聞花式的慢吸氣)🤷🏿‍♂️。受試者進行一兩次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動作後☕️,更深得吸一口氣,屏住氣向口嘴處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為止,防止此時從口嘴處吸氣,測試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氣。吹氣完畢後,液晶屏上最終顯示的數字即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試者測三次🐥,每次間隔15秒,記錄三次數值,選取最大值作為測試結果。以毫升為單位👴🏻,不保留小數。

    4.註意事項

    (1)電子肺活量計的計量部位的通暢和幹燥是儀器準確的關鍵,吹氣筒的導管必須在上方👼,以免口水或雜物堵住氣道。

    (2)每測試10人及測試完畢後用幹棉球及時清理和擦幹氣筒內部👏🏼。嚴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體沖洗氣筒內部。

    (3)導氣管存放時不能彎折🫅🏽。

    (4)定期校對儀器。

    五、50米跑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速度👮🏽‍♀️、靈敏素質及神經系統靈活性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50米直線跑道若幹條,地面平坦,地質不限,跑道線要清楚。發令旗一面♖,口哨一個🤹🏼‍♂️,秒表若幹塊(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應用標準秒表校正🐂,每分鐘誤差不得超過0.2秒。標準秒表選定,以北京時間為準,每小時誤差不超過0.3秒。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測試。站立起跑🙅🏻‍♀️,受試者聽到“跑”的口令後開始起跑😧。發令員在發出口令同時要擺動發令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軀幹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小數點後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0.2秒記錄之。

    4、註意事項

    (1)受試者測試最好穿運動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涼鞋。

    (2)發現有搶跑者,要當即召回重跑。

    (3)如遇風時一律順風跑🧞‍♀️。

    六⬅️、25米×2往返跑

    1、測試目的

    本項目是50米跑的替代項目🤤,適合場地小的學校選測👚🧚🏿。

    2🎸、場地器材

    30米左右跑道若幹條🫃,每道寬2~2.5米,地面要平坦,地質不限😟,跑道線要清楚。在跑道兩端劃兩條距離25米的平行線,分別作為起(終)點線和折返線,並在折返線線內1米處插一根標桿(桿高1.2米以上)✡️,作為折返標誌。發令旗一面👨🏼‍⚖️,口哨一個💇🏽‍♂️,秒表若幹塊(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應用標準秒表校正,要求同50米跑測試。

    3🧛🏽‍♀️、測試方法

    測試分組進行🚣‍♂️,每組至少兩人。每條跑道由一人記錄。受試者站在起跑線後準備🔯,聽到“跑”的口令後開始起跑🦵。折返時🧗🏿‍♂️,受試者按逆時針方向繞過標桿,不得碰扶標桿🎽,不得串道。測試人員在發出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當受試者胸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時停表🔇🚇。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小數點後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0.2秒記錄之。

    4.註意事項

    (1)折返時,受試者應當統一按逆時針繞桿往返跑,以避免兩名或多名受試者在測試過程中沖撞受傷💈。

    (2)其它註意事項參見50米跑的註意事項。

    七、400米跑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速度耐力的發展水平,適用於小學五⤵️、六年級學生👩🏼‍🍼。

    2.場地器材

    400米🥟、200米🔫、300米田徑場地跑道或其他不正規場地🤹🏽‍♀️,但必須丈量準確🧻。地面要平坦,地質不限,跑道線要清楚。發令旗一面,口哨一個🧖‍♂️,秒表若幹塊(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應用標準秒表校正👵🏼,要求同50米跑測試🍽。

    3.測試方法

    測試分組進行,每組至少兩人。受試者站在起跑線後準備,用站立式起跑✨,當聽到口令或哨音後開始起跑👶🏼🦼。發令員發出“跑”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當受試者的軀幹部到達終點線垂直面時停表。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成績📌,不計小數。

    4.註意事項

    (1)如果在非400米標準場地上進行測試,測試人員應向受試者報告剩余圈數,以免跑錯距離👨‍🦰🙆‍♀️。

    (2)測試人員應告知受試者在跑完後應繼續緩慢走動,不要立刻停下,以免發生意外🤚🏿。

    (3)受試者不得穿皮鞋、塑料涼鞋、釘鞋參加測試。

    (4)對分、秒進行換算時要細心☯️,防止差錯2️⃣。

    八😪、50米×8往返跑

    1.測試目的:

    該項目是400米跑的替代項目。主要測試學生速度、靈敏及耐久力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50米跑道若幹條🤚🏻,道寬2~2.5米🦸🏻‍♀️,地面平坦,地質不限🫲🏽。在起(終)點線前0.5米和49.5米處各立一標桿,桿高1.2米以上🧑‍🎄,立於跑道正中(圖3-4)💁🏼。秒表若幹塊🏨,使用前校正,要求同50米跑測試。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進行測試。用站立式起跑。當聽到“跑”口令後開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時就逆時針方向繞過標桿,不得碰扶標桿,不得串道👇🏿。測試人員發出“跑”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當受試者胸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時停表👔。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不計小數。

    4.註意事項

    (1)測試人員應向受試者報告剩余往返圈數,以免跑錯距離🏃‍♂️‍➡️。

    (2)其他註意事項和成績記錄方法同400米跑。

    九🧑🏻‍🦳、800米或1000米跑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耐力素質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機能及肌肉耐力👦🏽🫓。

    2.場地器材

    400米、300米、200米田徑場跑道◻️,地質不限。也可使用其他不規則場地,但必須丈量準確🥸,地面平坦。秒表若幹塊,使用前需要校正,要求同50米跑測試🐱。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進行測試,站立式起跑🧔🏻。當聽到“跑”的口令後開始起跑。計時員看到旗動開表計時🍨,當受試者的軀幹部到達終點線垂直面時停表💁🏻‍♀️。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不計小數⏏️。

    註意事項和成績記錄方法同50米×8往返跑。

    十🤾🏿、立定跳遠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下肢爆發力及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沙坑、丈量尺。沙面應與地面平齊,如無沙坑,可在土質松軟的平地上進行📐👨‍🌾。起跳線至沙坑近端不得少於30厘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兩腳自然分開站立🤘🏼,站在起跳線後,腳尖不得踩線(最好用線繩做起跳線)🤦🏼‍♂️。兩腳原地同時起跳👩‍❤️‍💋‍👩,不得有墊步或連跳動作。丈量起跳線後緣至最近著地點後垂直距離🧖🏼‍♂️。每人試跳三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一次💊。以厘米為單位,不計小數。

    4.註意事項

    (1)發現犯規時🧑‍🎓,此次成績無效。三次試跳均無成績者🫸🏻,應允許再跳,直至取得成績為止🧑🏼‍🏫👳‍♂️。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涼鞋參加測試🙅🏼。

    十一、投沙包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上肢爆發力,適用於小學一、二年級學生🎐。

    2、場地器材

    長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場地一塊,地質不限。在場地一端劃一條直線作為起擲線。0.25千克重的立方形或圓形沙包若幹個。

    3、測試方法

    受試者站往起擲線後原地投擲🚶‍➡️,要求沙包必須從肩上方投出🥷🍋‍🟩。丈量起擲線後緣至沙包著地點後緣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了準確丈量成績,應有專人負責觀察沙包著地點⬛️。每人投擲三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一次。以米為單位,取一位小數。

    4、註意事項

    (1)受試者需原地投擲,不得助跑。

    (2)沙包必須從肩上方投出。

    (3)如受試者前後開立投擲,當沙包出手的同時後腳可向前邁出一步🤷‍♂️,但不得踩線。

    (4)發現踩線等犯規時,則此次成績無效🚙。三次均無成績者,應允許再投🦹🏽‍♂️,直至取得成績為止。

    十二、擲實心球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上肢爆發力🫳,適用於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

    2.場地器材

    長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場地一塊🕖,地質不限,在場地一端劃一條直線作為起擲線。實心球若幹🦉,小學三~六年級測試球重為1千克,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測試球重為2千克。

    3.測試方法

    測試時受試者站在起擲線後,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身體面對投擲方向,雙手舉球至頭上方稍後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擲出。如兩腳前後開立投擲🏄🏿‍♀️👨🏻‍🎤,當球出手的同時後腳可向前邁出一步,但不得踩線。每人投擲三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記錄以米為單位💛,取一位小數⏰。丈量起擲線後緣至球著地點後緣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了準確丈量成績,應有專人負責觀察實心球的著地點。

    成績記錄方法和註意事項同投沙包。

    十三、握力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電子握力計或彈簧式握力計。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兩腳自然分開成直立姿勢,兩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計全力緊握(此時握力計不能接觸受試者的衣服和身體),記下握力計指針的刻度(或握力器所顯示的數字)🪵。用有力(利)手握兩次🤷🏼‍♂️。取最大值,以公斤為單位♧,保留1位小數。

    4😪、註意事項

    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勢,手心向內🤹🏼‍♂️,不能觸及衣服和身體。

    十四、引體向上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高單杠或高橫杠🐩,杠粗以手能握住為準✈️。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跳起雙手正握杠🏊🏽‍♀️,兩手與肩同寬成直臂懸垂。靜止後,兩臂同時用力引體(身體不能有附加動作)✍🏽,上拉到下頜超過橫杠上緣為完成一次。記錄引體次數。

    4.註意事項

    (1)受試者應雙手正握單杠⛱,待身體靜止後開始測試。

    (2)引體向上時,身體不得做大的擺動,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動作撐起🤌🏿👱🏽。

    (3)兩次引體向上的間隔時間超過10秒停止測試🦹🏼。

    十五👩🏿‍🦳、坐位體前屈

    1.測試目的

    測量學生在靜止狀態下的軀幹🏫、腰、髖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主要反映這些部位的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及學生身體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坐位體前屈測試計🧒🏻👩‍🌾。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兩腿伸直🧜‍♀️,兩腳平蹬測試縱板坐在平地上,兩腳分開約10~15厘米,上體前屈,兩臂伸直前,用兩手中指尖逐漸向前推動遊標,直到不能前推為止(圖3-5)🤚🏼。測試計的腳蹬縱板內沿平面為0點,向內為負值,向前為正值。記錄以厘米為單位🥧,保留一位小數。測試兩次,取最好成績🤳🏽。

    4👳🏻‍♂️、註意事項

    (1)身體前屈,兩臂向前推遊標時兩腿不能彎曲。

    (2)受試者應勻速向前推動遊標,不得突然發力🐭🧗‍♀️。

    十六、仰臥起坐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腹肌耐力🙎🏼‍♂️。

    2.場地器材

    墊子若幹塊(或代用品)、鋪放平坦💟🪤。

    3.測試方法

    受試者仰臥於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角左右,兩手指交叉貼於腦後🕴。另一同伴壓住其踝關節,以固定下肢。受試者坐起時兩肘觸及或超過雙膝為完成一次(圖3-6)。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測試人員發出“開始”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記錄1分鐘內完成次數。1分鐘到時,受試者雖已坐起但肘關節未達到雙膝者不計該次數,精確到個位🐼。

    4.註意事項

    (1)如發現受試者借用肘部撐墊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時👵,該次不計數👘。

    (2)測試過程中,觀測人員應向受試者報數。

    (3)受試者雙腳必須放於墊上🙎🏽。

    十七🧑‍🦰、跳繩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下肢爆發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2.場地器材

    地面平整、幹凈的場地一塊,地質不限💫。主要測試器材包括秒表、發令哨🧭、各種長度的跳繩若幹條💇‍♂️。

    3、測試方法

    兩人一組,一人測試,一人記數🆎🚠。受試者將繩的長短調至適宜長度,聽到開始信號後開始跳繩,動作規格為正搖雙腳跳繩🤽🏻‍♂️,每跳躍一次且搖繩一回環(一周圈),計為一次👋🏼。聽到結束信號後停止🦧,測試員報數並記錄受試者在1分鐘內的跳繩次數。測試單位為次。

    4、註意事項

    (1) 小學低年級學生參加跳繩測試時,應由教師計數。

    (2) 測試過程中跳繩拌腳,除該次不計數外🕸,應繼續進行。

    十八、踢毽子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

    2🪲、場地器材

    地面平整、幹凈的場地,地質不限。主要測試器材包括秒表🏋🏿、發令哨🍬、毽子若幹個👨🏽‍🚀。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聽到開始信號後開始踢毽子🫰🏻,動作規格為單腳或雙腳交換踢毽子💼。聽到結束信號後停止,測試員報數並記錄受試者在30秒鐘內的踢毽子次數。測試單位為次🚒。

    4👨‍🦯、註意事項

    (1)小學低年級學生參加踢毽子測試時👩🏻‍🏫,應由教師計數。

    (2)測試時🕙,僅記腳部踢毽子的次數,以膝💽、肩🐸🐐、頭等身體其他部位接觸毽子,只作為調整動作,不計次數。

    (3)測試過程中如毽子落地💃🏼🕝,除該次不計數外,應繼續進行。

    十九、籃球運球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綜合身體素質和籃球基本技能水平🌘。測試年級為小學五、六年級及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

    2.場地器材

    測試場地長20米,寬7米,起點線後5米設置兩列標誌桿,標誌桿距左右邊線3米🧑🏻‍🦱。各標誌桿距桿3米✬,共5排桿🏄🏽,全長20米🎹,並列的兩桿間隔1米(圖3-7)🤷🏿。測試器材包括秒表(使用前應進行校正,要求同50米跑)、發令哨🫴🏽、30米卷尺🏀、標誌桿10根(桿高1.2米以上),籃球若幹個👡。小學五、六年級采用小籃球,球重為450~500克😒,球圓周為68~70厘米;初中、高中和大學為籃球🤵🏿‍♀️🧑🏿‍🔬。測試用球應符合國家標準⏯。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在起點線後持球站立🦸🏼‍♂️,聽到出發口令後,按圖中所示箭頭方向單手運球依次過桿,高中學生和大學生每次過桿時需換手運球。發令員發令後開表計時,受試者與球均返回起終點線時停表。每名受試者測兩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一次。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後1位,小數點後第2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

    4.註意事項

    (1)測試中籃球脫手後🔼,如球仍在測試場地內,受試者可自行撿回🆕🥞,並在脫手處繼續運球,不停表。

    (2)測試過程中出現以下現象均屬犯規行為☦️,取消當次成績🎁👩🏼‍🦱:出發時搶跑、運球過程中雙手同時觸球、膝蓋以下部位觸球、漏繞標誌桿🤾🏼‍♂️、碰倒標誌桿、人或球出測試區域🏔、未按圖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線🗒🦑、通過終點時人球分離等👨🏿‍🎨。

    (3)受試者有兩次測試機會,兩次犯規無成績者可再測直至取得成績👱🏻‍♀️。

    二十、足球顛球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足球基本技能水平。測試年級為小學五🖐🏻、六年級。

    2.場地器材

    堅實、平整場地一塊🏌🏼‍♂️📅。測試器材包括小足球若幹個,球重為280~310克,球圓周為54~56厘米。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在原地將球拋起,用腳背正面連續顛球🫄🏼,球落地則測試結束,按次計數🤪。其他部位觸球可作為調整,不計次數。每名受試者測兩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測試單位為次。

    4.註意事項

    受試者可用雙腳交替或單腳連續顛球。

    二十一、足球運球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足球基本技能水平🧖,測試年級為中學和大學各年級◻️。

    2.場地器材

    在堅實、平整場地或足球場上進行🧙🏽‍♂️,測試區域長30米,寬10米,起點線至第一桿距離為5米,各桿間距5米,共設5根標誌桿,標桿距兩側邊線各5米。測試器材包括足球若幹個(測試用球應符合國家標準),秒表(使用前應進行校正,要求同50米跑),30米卷尺,5根標誌桿(桿高1.2米以上)♠︎。

    3.測試方法

    受試者站在起點線後準備,聽到出發口令後開始向前運球依次過桿,不得碰桿。受試者和球均越過終點線即為結束。發令員發令後開始計時,受試者與球均返回終點線時停表👶🏽👩🏻‍⚖️。每人跑兩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成績👩‍🍳。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小數點後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

    4.註意事項

    (1)測試過程中出現以下現象均屬犯規行為,取消當次成績🧑🏼‍🏫👩🏽‍💻:出發時搶跑、漏繞標誌桿🧎‍➡️、碰倒標誌桿、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線等。

    (2)受試者有兩次測試機會,兩次犯規無成績者可再測直至取得成績。

    二十二、排球墊球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排球基本技能水平🚪。

    2.場地器材

    在堅實、平坦的場地或排球場上進行🏂,小學五↗️、六年級的測試區域為2.5米×2.5米👩🏻,初中、高中和大學的測試區域為3米×3米。小學五📞、六年級測試器材為軟式排球,初中🩰、高中、大學的測試器材為排球3️⃣。測試用球應符合有關國家標準🛍️👨🏽‍🏫。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在規定的測試區域內原地將球拋起,個人連續正面雙手墊球👉,要求手型正確、擊球部位準確、達到規定的高度,球落地即為測試結束,按次計數。受試者每次墊球應達到的高度🍴🌬,小學五、六年級為2米🫠,初中男生為2.24米,初中女生為2米,高中和大學男生為2.43米,高中和大學女生為2.24米🏋🏼。每名受試者測試兩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測試單位為次。

    4.註意事項

    (1)測試過程中如出現以下現象均只作為調整🙅🏽‍♂️,不計次數:采用傳球等其他方式觸球、測試區域之外觸球🛁、墊球高度不足等🤽🏻。

    (2)為方便判定墊球高度,可將排球場的球網調整到相應的高度,或者在測試區域外相距0.5米處插兩根標桿☞,標桿頂端用橡皮筋或標誌線相連,將標桿調整到相應的高度進行判定,測試時通過比較墊球的高度和球網或標誌線的高度進行判定。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