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體質評價指標體系的演變來看🎛,各個從事體質測試的國際組織和國家,在解釋體質的概念和選擇測試指標方面都想盡力取得一致,但是由於各國際組織和國家的某些觀點尚有不同🧙🏻♂️,因而在各自測試指標上🙀,也還存在著較大差別。
美國在體質研究上有很長的歷史,學科發展完善🏢,基本完成了由“測試運動技術指標”向測試“健康指標”的過渡。在美國比較普遍使用的健康體質測試方法,可以歸納為4個方面:(1)心肺功能🙆🏿♀️;(2)肌肉力量與耐力;(3)身體柔韌性🤘;(4)身體組成🤾🏽♂️。良好的心肺功能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冠心病的發生👌🏽;強健的肌肉是完成人體各種運動的必需🙇🏼♀️;柔韌性可以防止在活動中的損傷;適宜的身體組成可避免由肥胖導致的各種疾病。所以,這4個方面的良好狀態,提供和保證了人們安全地從事運動的能力,即具備了優良的體質水平🏮💁🏻♂️。
而日本在1998年也對沿用了30多年的體力診斷和運動能力測試進行了修訂👩🏽🔧,指標數量減少⚆,包括耐久跑💁🏿、握力🧑🏻🍼🥷🏻、50米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等💆🏽♂️,指標更向健康評價靠近。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為“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𓀚。對體質的定義在意昂体育🏃♂️、教育和衛生系統,也已基本形成共識🏊🏼♀️,即“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它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特征”。
從健康和體質兩個定義中不難看出對身、心兩方面提出的要求。以往我國評價學生的體質時,更多地使用了學生的運動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形態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因為一定的形態結構,必然表現為一定的生理功能。因此形態將作為評價的一個方面。另外,現代醫學和運動生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體心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功能強弱是反映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左右人們壽命和工作時間的重要因素💆🏽。應該把發展學生心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功能貫穿身體運動的始終👂🏻。因此,機能的評價也應作為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重要內容。